根据州委安排,为扎实做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课题工作,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专题组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会后专题组各成员分别赴各传统产业企业进行了调研,现就海西州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传统产业发展现状
我州传统产业主要为油气、盐湖、煤炭及金属四大传统产业,以传统产业为代表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化学制品制造、石油加工、煤炭开采业增加值比重位居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前四位。截止2015年底,规上传统产业企业75户,占全州规上企业数的60%,实现工业增加值247.3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88%,其中盐湖化工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2.4亿元,占工业增加值25.8%,油气化工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7.8亿元,占工业增加值49%,煤炭综合利用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1亿元,占工业增加值1.8%,金属冶金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1.3亿元,占工业增加值7.6%。全州工业总产值超十亿元的企业达到12家,均为传统产业。“十二五”期间传统产业完成投资约706亿元,占工业投资5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7%;全州主要监控22种工业产品中,天然原油、纯碱、钾肥等14项产品为传统产业产品,主要产品产量超3000万吨,占全州重点工业产品产量80%以上。传统产业从业人数约5.7万人,占工业总从业人数93%,占全州从业人数57%。传统产业已形成850万吨氯化钾、100万吨硫酸钾、80万吨硫酸钾镁肥、50万吨硝酸钾、430万吨纯碱、10万吨高纯氢氧化镁、3万吨高纯镁砂、15万吨硼酸、30万吨氯化钙、3.7万吨碳酸锂、230万吨原油、75亿立方天然气、150万吨原油加工、100万吨甲醇、2100万吨焦煤、400万吨动力煤、440万吨焦炭、15万吨煤焦油加工、1000万吨洗精煤、800万吨铁矿采选、120万吨球团、16万吨粗铅冶炼、150万吨铅锌选矿、300万吨多金属选矿、5吨黄金采选、100吨黄金冶炼、3万吨金属硅等主要生产能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海西州传统产业发展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产业发展层次较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资源型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我国经济依然处于三期叠加的深度调整,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面临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三大难题。海西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PPI指数连续48个月下跌,特别是传统产业受影响最为明显,天然原油、纯碱、焦煤、铅锌、铁精粉等主要产品价格已跌破成本线,企业出现增产不增效的尴尬局面,从2010年到2015年天然原油价格降幅68%、氯化钾降幅68%、纯碱降幅58%、动力煤降幅74%,企业利润降低,亏损面扩大,传统产业企业亏损面达43%。
二是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基于现有产业结构,在经济新常态下,传统产业结构单一、偏重、偏短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日渐显现。“原”字头和初级产品居多,占到工业增加值的65%。煤炭产业出现了断崖式下滑,从2012年工业增加值占比21%,到2015年的占比1.8%,下降19.2个百分点。天然气制甲醇方面,受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抗风险能力弱,已出现成本倒挂现象,格尔木炼油厂40万吨甲醇装置成本倒挂约260元/吨,中浩甲醇装置成本倒挂约100元/吨。
三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缺乏。产业链延伸及产业间融合发展不足,盐湖资源、多金属共伴生矿的综合开发利用以及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尚未实现大的突破,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盐湖直接提锂、硫酸钾、高纯镁砂技术的工业产业化不过关。
四是配套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随着近年来海西工业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已逐渐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公路路网密度不足,资源地与加工地距离远、路况差;铁路运力调度困难,各环节收费较多,运输成本逐年增加,企业负担加重,连续性运力不足;工程性缺水问题依然存在;大电网支撑较弱,重点开发区域仍是单回路供电,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差;环保基础设施覆盖面窄等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
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思路
下一步海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将坚持注重传统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推进传统产业从战略上结构调整,坚持培育传统产业创新动力,坚持补齐传统产业发展中的短板,着力优化传统产业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产业发展由注重规模速度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转变,由消耗传统生产要素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由外延粗放式向内涵集约型转变。
(一)盐湖产业方面。围绕盐湖资源综合开发,以钾、钠资源开发为基础,以镁资源利用为突破口,以创建创新型盐湖化工循环经济特色产业集群为重点,构建以钾、钠、镁、锂、硼、溴等资源梯级开发和以配套平衡氯气、氯化氢气体为辅的盐湖资源综合开发产业体系。一是完善钾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加快钾肥扩能挖潜、一里坪盐湖资源开发、滨地硫酸钾扩能,加快现有钾肥装置挖潜扩能、技术改造,积极开发颗粒钾肥、缓控释肥、水溶肥等高端钾肥,适度发展食用级氯化钾、医用级氯化钾、硝酸钾、碳酸钾等精细化工产品,实现由钾肥产业向钾盐精细化工方向延伸。到“十三五”末形成一千万吨氯化钾开发规模,硫酸钾生产控制在200万吨,其它钾盐生产达到200万吨。二是拓展镁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着力推动金属镁、氧化镁装置投产达产,加快启动建设后续金属镁、高纯镁砂一体化项目,加快实施镁基合金、镁系阻燃料、耐火材料及镁盐产品生产项目,以金属镁生产为基础,建成全国最大金属镁及其合金、镁盐产品生产基地。到“十三五”末形成30万吨金属镁、50万吨高纯镁砂的开发规模。三是延伸钠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继续扩大钠资源的产业化利用,推进纯碱企业整合,建设纯碱、氯碱等重点项目,加快发展钠碱、氯酸钠、硅酸钠、金属钠等产品,建成全国重要的碱业生产基地。到“十三五”末形成千万吨级纯碱的开发规模。四是延伸锂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以完善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取碳酸锂生产工艺为重点,提高碳酸锂生产工艺水平,发展锂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产品,发展氢氧化锂、氯化锂等锂盐产品,以及金属锂及其下游产品,打造国内重要的锂产品生产基地。到“十三五”末形成10万吨碳酸锂、3万吨氯化锂开发规模。五是延伸硼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发展硼酸、硼砂产品,并以硼砂、硼酸为主要原料,不断引进及开发新技术,重点发展碳化硼、氮化硼、氧化硼等超硬材料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硼酸铝晶须、硼酸镁晶须等硼系列精细化工产业。到“十三五”末形成9万吨硼酸开发规模。六是构建氯气盐产业链。以平衡利用盐湖化工副产氯气、氯化氢气体为重点,结合煤炭、油气产业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均衡发展PVC、CPVC、甲烷氯化物、氯磺酸、磺酰化系列产品,建成全国新兴聚氯乙烯生产加工基地及氯气盐产品生产基地。到“十三五”末形成140万吨PVC开发规模。
(二)油气化工方面。围绕油气资源开发优势,重点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增加储量、扩大油气开采规模。一是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加大柴北缘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探明更多优质储量,提高石油产量,拓展新的储量和产量增长区域,全面建成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推进300万吨炼油扩能项目启动。二是推动天然气甲醇改造升级。开展天然气甲醇产业改造升级项目建设,拟通过煤气化为重点的技术改造,与天然气制甲醇项目相契合,建设180万吨甲醇、60万吨烯烃及其下游产品开发,促进煤炭与天然气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到“十三五”末形成220万吨甲醇开发规模。三是加快炼油规模提升延伸油气化工。充分发挥格尔木炼油厂的区位优势,规划实施中哈原油管道新疆至格尔木分支线,建设千万吨级炼油及配套百万吨级PX、乙烯项目,建成千万吨级炼油,形成千亿元油气化工产业,进一步巩固青藏高原油气化工基地战略地位。
(三)煤炭化工方面。围绕鱼卡、木里煤田煤炭资源开发,建设两个千万吨级煤炭生产基地,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盐湖化工产业发展为重点,构建煤炭开发能源产业链、煤化工产业链、煤炭副产品综合利用产业链。一是构建煤炭绿色能源产业链。加快建设格尔木燃煤电站、鱼卡坑口电站、德令哈热电联产项目,采用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技术,建设煤、电、化一体化装置,将IGCC发电和煤气化装置耦合,促进煤炭洁净气化技术与高效联合循环技术结合,实现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二是构建焦煤开发—焦炭焦油产业链。以现有焦炭、煤焦油产能为基础,加快延伸煤焦化下游产业链条,重点实施10万吨焦炉煤气制LNG项目,全面推动煤焦化下游产品的资源化再利用和深度开发。三是延伸煤化工产业链。以煤制烯烃项目为基础,以氯平衡和新材料产业发展为根本,发展烯烃、复合高分子材料、改性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适度规划建设煤焦油、粗苯加工、煤制乙二醇等产业项目,谋划实施丙烯腈、环氧氯丙烷、苯酚丙酮、医药中间体及精细化学品等补链项目,延伸发展下游有机化工产品,做大产业规模,打造西部重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
(四)金属冶金方面。围绕黑色、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在冶炼、下游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延伸产业链,加强尾矿尾渣综合回收利用,增加附加值。适度发展金属冶炼产业和精深加工产品,构建有色冶金产业链。一是延伸黄金产业链。加快推进都兰黄金产业园建设,整合省内黄金冶炼业务,适度发展下游黄金精炼、黄金粉、丝、箔材料加工以及黄金饰品加工产品,形成黄金采选、粗炼、精炼、下游产品加工产业链条,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黄金区域冶炼、加工中心基地。强化贵金属回收、尾矿利用,加快日处理200吨复杂难处理金精矿冶炼等项目建设进程。到“十三五”末形成16吨黄金冶炼规模。二是构建镍钴产业链。依托夏日哈木镍钴矿资源开发,整装布局镍钴矿开发、冶炼、精深加工产业,形成3万吨金属镍生产能力,努力将格尔木打造成为中国新镍都。三是构建铁矿产业链。整合区域内铁矿资源,加快推动肯德可克、野马泉、尕林格铁矿采选、格尔木钢铁一体化项目建设,形成210万吨钢材加工生产能力。四是构建钼产业链。加快都兰钼矿资源开发,实施钼矿采选、冶炼、精深加工项目,开发二硫化钼、二硒化钼等半导体新材料,形成5000吨金属钼及下游产品开发生产能力。五是完善铜铅锌产业链。加快现有铅锌冶金装置改造升级,招引西藏等周边铜铅锌矿资源,实施电解铅、电解锌、电解铜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铜铅锌下游产品,壮大产业规模。
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措施
下一步,立足海西传统产业发展现状,用好循环经济、西部大开发等利好政策,贯彻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促进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一)强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强制度创新。
深入贯彻海西“十三五”规划纲要及海西“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规划,研究制定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创新企业融资、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减负增效等方面的制度,优化工业发展政策环境。二是突出技术创新支撑。鼓励引导企业突破盐湖化工、有色冶炼、煤化工、油气化工等传统产业领域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采选、先进熔炼、高纯萃取等一批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关键技术,为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提供支撑。三是大力培育“四新”经济。促进信息技术在企业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快速发展,加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全面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让企业产品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等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向质量要生产力、竞争力。
(二)上技改,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一是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加快高新技术、前沿技术的应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二是鼓励企业应用国内外先进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和工艺设备,提升工业能效、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三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建设企业、科研机构技术研究中心,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四是从源头上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控制新增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推动上下游产业紧密衔接,延伸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消化过剩产能。
(三)去产能,推动产业优质发展。一是严格控制总量规模。科学合理控制油气、煤炭、有色金属等重要矿产品开采规模,避免非理性开采,有效实施绿色矿山,绿色车间。结合市场指导氯化钾、硫酸钾生产总量,到“十三五”末氯化钾开发总规模达到一千万吨,硫酸钾生产达到200万吨,其它钾盐生产达到200万吨。二是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以中农兴元钾肥为主体推进大浪滩盐湖资源整合,尽快启动45万吨氯化钾生产线。积极推进木里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煤炭资源开发,为青海大美煤业和青海矿业120万吨烯烃提供资源保障。推进泰丰先行等锂电下游产业参与盐湖锂资源整合,配合省上引入比亚迪公司参与盐湖蓝科锂业整合重组和资源综合开发。三是淘汰落后低效产能。进一步提高淘汰标准,对盐湖化工、金属冶炼、煤炭开采技改后主要技术指标不达标的生产设备予以淘汰,逐步开展30万吨以下煤炭开采项目产能淘汰工作,优化提升低产能的铁选、钾肥、煤炭生产装置。四是加快清理僵尸企业。做好摸底调查,对丧失自我修复与发展能力、必须依赖非市场因素生存的传统产业企业,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行政手段,使其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
(四)降成本,全面实施挖潜增效。一是推进节能减排。加大节能监察、行业对标、能效审核及用能设备节能技改等相关措施,推动油气化工、盐湖化工、金属冶炼等行业能耗、物耗、环保排放等达到国内先进指标,火力发电、余热利用效率指标达到国内顶尖水平。二是降低用电成本。加紧推进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工作,有效融合传统产业与新能源发电企业,形成上下游链接,为全面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奠定基础。三是降低用气价格。协调落实工业用气市场化改革有关政策,继续推进市场化价格改革,稳定“气”字头企业的生产。同时,做好油田公司天然气下游企业销售对接。四是降低运输成本。落实铁路“一口价”等政策,协调铁路总公司减轻运费和装卸费负担,强化公铁分流,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降低仓储、运输费用等。五是降低融资成本。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循环贷款、滚动贷款,减少企业高息“过桥”融资,合理设定中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充分运用项目贴息、流贷贴息等政策有效降低企业财务费用。六是降低用工成本。研究政策,稳定劳动力成本的合理需求,协调落实困难企业减缓社保费征收政策,最大限度降低用工成本。
(五)优管理,提升企业经营水平。一是着力深化精细化管理。实施以5S为主的现场管理、全面质量管理(TQM)、全员设备管理(TPM)等精细化管理。鼓励支持企业引进企业管理团队,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全面推动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应用集成管控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环节,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加快推进盐湖集团信息一体化项目建设。三是加强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完善企业内控制度体系,做好调查分析,重视资本运营,防止和减少企业在投融资及利率、汇率等方面的风险。
(六)保增量,大力培育优强企业。一是通过扶优扶强、联合重组等多种方式,在“十三五”期间,培育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企业5户,50亿元以上的企业5户。二是围绕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择优扶持60户成长性和市场前景好、创新力和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培育一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和孵化器。三是实施好百项创新攻坚、百项改造提升、“两个倍增”、新兴产业引领等工程,推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构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四是扶持15户设计研发、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安装保养等服务型、配套型企业。形成以规模骨干企业为龙头,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为纽带的企业集群和配套合作的企业群体,构建大中小微企业相互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
(七)做服务,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一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人才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物流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实施“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工作,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大宗工业产品交易平台等各类电子交易商务平台建设,实施盐湖集团信息一体化、各工业园信息管理工程。二是加强项目谋划及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围绕园区建设和延伸盐湖、油气等传统产业链条,谋划落实一批对产业转型升级拉动作用强、关联程度高的招商项目,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结合传统产业发展,建立相应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同时在盐湖集团、油田公司、西部矿业等有条件的企业中设立实习基地,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职业培训,培养不同层次的熟练技术工人,直接为企业输送紧缺人才和一线技术人才。四是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基地基础设施及工业项目的信贷投放,鼓励和支持企业在区域股权市场挂牌融资或以发行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方式提升资本金保障能力。积极扩大上市企业资源后备库,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强企业上市辅导,优先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上市计划。
(八)促融合,推动产业协调发展。一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特色优势资源,重点推进传统产业间融合,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如利用金属冶金产业副产的硫酸,加强金属冶金产业与盐湖化工、煤化工等产业融合发展,利用硫酸与金属冶金产业本身结合,推动电解镍、电镀锌等产业发展。二是深入推进“两化”融合。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为重点,大力实施企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管理信息系统,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加快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企业生产的融合,全面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三是推广融合管理体系。推动重大产品和成套装备的智能化,构建自主可控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推进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研制、发布和国际化,开展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贯彻,组织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完善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体系,加快传统产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在传统产业推广普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核心软硬件、网络设备、智能装备等核心技术与产品的深度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五、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建议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为加快海西“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结合当前我州传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产业项目布局方面。从发挥海西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优势和在全省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角度,将海西发展工业和循环经济放在全省战略定位上考虑,完善海西主体功能区定位和产业发展布局,在重大产业布局及资源深加工项目上向海西重点倾斜,如盐湖资源下游开发、锂资源及锂电池加工、镍钴矿冶炼加工等项目布局海西,同时支持黄金矿省内就地冶炼及加工,发挥好都兰黄金产业园产业集聚效应。
二是支持企业降成本方面。运费补贴问题,海西工业企业产品,主要销往成都以东地区,运距普遍在2000公里以上,当前,海西纯碱、钾肥、铁精粉企业一直处于低价销售保市场的经营状态,资源优势逐步弱化,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建议对海西生产的纯碱、钾肥、铁精粉等工业产品给予适当运输费用补贴,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电费运费结算问题,海西纯碱、煤炭、焦炭等原材料工业产品受市场低迷的影响,一直处于低价销售保市场的经营状态,企业货款回笼多以承兑汇票方式结算,其中纯碱、焦炭行业承兑汇票占到70%以上,企业流动资金匮乏,现金支付困难,建议协调青藏公司允许青海碱业、昆仑碱业、五彩碱业、庆华煤化等企业使用承兑汇票结算支付电费和铁路运费。铁路运费下调问题,海西纯碱企业原料用盐大部分均通过铁路运输,柯柯等铁路货运站点原盐装卸也均由铁路多经公司负责,吨盐装车费用达到15.4元,占吨盐成本的15%,远高于自行装卸或机械化装卸费用。建议协调青藏铁路公司按照《青藏铁路公司货物运价下浮管理实施细则》(青藏铁客货〔2014〕56号)有关规定和要求,从扶持企业发展、减轻企业负担、培植货源的角度,对海西纯碱、原盐等货物铁路运价给予适当下浮,并下调原盐装卸费用。
三是支持项目落地建设方面。建议协助加快推进镍钴矿开发、煤制烯烃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项目核准。同时在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工作中,从海西和全省工业发展考虑,区别对待海西钢铁一体化项目及木里、鱼卡煤炭开发项目,支持钢铁及煤炭行业产能规模保留,并研究解决主要煤炭产区恢复生产事宜,确保后续产业发展。
四是加大海西能耗指标倾斜。海西重工业、高载能企业所占比重加大,“十二五”期间全社会能源消费量3600万吨标煤,工业能耗达3000万吨标煤,“十二五”期间海西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两项指标分别下降10%、16%,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十三五”时期,随着煤制烯烃、金属镁一体化、钢铁一体化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海西能源消耗总量将会进一步增长,初步预计“十三五”期间工业能耗累计达到4500万吨标煤,节能降耗压力持续增加。建议省上在制定“十三五”节能、降碳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考核指标时,实施差别化政策,对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以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指标予以倾斜。
五是加大资金支持方面。为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动海西传统产业发展,建议设立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奖励资金池,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支持的力度。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资金扶持力度,推进海西技术服务中心、创业基地、企业孵化基地建设运行,促进企业快速成长壮大。
六是推动上下游对接方面。建议进一步加大上下游对接力度,切实增强海西装备制造和新能源产品的省内对接力度,在同等技术指标、同等价格、同等质量的情况,鼓励省内企业优先使用海西州相关产品,实现抱团取暖,共同发展,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省内企业与海西相关企业开展上下游对接工作。
七是加大税收支持方面。原生矿产品生态补偿费,主要征收对象即海西传统产业,焦煤和黄金已实行了减免政策,建议对铅矿、锌矿、铁矿原生矿产品生态补偿实行阶段性减免。优先兑现引进技术设备免征关税、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免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并建议对海拔2600米以上工业企业减免部分税费。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专题组
组 长:梁彦国
副组长:吴泽忠 蒋冬梅
成 员:州经信委、州科技局、州发改委、格尔木市经济商务科技和信息化委、德令哈市经信委、都兰县经发局、茫崖经济和发展改革统计局、大柴旦经济和发展改革统计局、青海油田公司、青海盐湖集团公司、青海能发集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