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走在青海省脱贫攻坚战前列的土地。
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湖以西,有着“盐泽之地”之称的柴达木盆地占全州总面积的78.76%。“面长、线长、程度深、脱贫难”是这里的贫困特征。
2017年2月,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召开的脱贫攻坚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海西州副州长杨有智介绍,海西州8个贫困市(县、行委)、119个贫困村、2580户6122名贫困人口均达到了摘帽、退出、脱贫清零的条件。
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总体要求的基本原则之一。如何在实现脱贫任务的同时有效实现物质精神两手抓?海西州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亮出了自己的五大法宝。
连根拔除懒惰思想和错误观念
连根拔除懒惰思想和错误观念,是激发内生动力的首要目标,也是柯鲁柯镇安康村帮助贫困户李生朋实现脱贫致富的第一步。
因为家庭贫困,妻子离开了李生朋和两个孩子。从精神上被打垮的李生朋成了镇上有名的“懒汉”。
为了让李生朋相信自己能够脱贫致富,海西州采取培训会、评议会、现场会等方式,传递思想,宣传政策。此外,安康村第一书记康军胜还带他来到已经脱贫致富的村民家中交流。“当看到一些身患疾病的村民都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好日子,他自己也会有一些触动。”康军胜表示,从听到看,再到做,李生朋逐渐转变了自己的思想,并在做好护林员工作的同时开始送货。
2016年底,李生朋通过自身劳动为家里带来了一万元的增收。2017年,他自己动手重新装修了破旧不堪的房子,并送大儿子去了汽修厂学习。现在的李生朋焕然一新,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只有把群众“等靠要”的懒惰思想和“比穷不比富”的错误观念清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
发展生产的资金短缺,几乎是每一个贫困户在自主脱贫过程中都要面临的问题。
德令哈市蓄集乡伊克拉村的贫困户永花一直靠打工抚养两个儿女。2015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960元。精准扶贫政策落地后,面临资金困难的永花成为了“530信用贷款”工程的受益人。
“530信用贷款”是指对被评定为信用户、有生产经营能力、有金融服务需求、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3年期、全额贴息、免抵押、免担保贷款。贷款落实后,在伊克拉村第一书记才让多杰和驻村工作队员的鼓励下,2017年,永花购买了5头奶牛,在柯鲁柯镇租赁草场干起了奶牛养殖,售卖鲜奶的同时加工奶制品进行销售。
2017年底,永花一家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785元。这个数字让一家人不仅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成了伊克拉村的致富带头人。“今年我们还打算扩大养殖规模。”永花说道。
据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正式开展后,海西州在全州建档立卡的119个贫困村每村安排省级互助资金50万元。其中,“530”贷款成了贫困户自主脱贫的有效助推力。据统计,海西州通过“530信用贷款”工程,共对供776户授信贫困户发放“530”贷款金额达2994.1万元。
专业合作实现创业脱贫
在德令哈市新堉种植示范园区专业合作社,每一个大棚都是农户致富的希望。
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以无公害果蔬种植、生态采摘、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冷链物流配送、科技培训等产业为一体的股份制农民专业合作社。
海西州共成立了1084个像新堉种植示范园区这样的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通过土地草场资金入股、打工等方式,参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此外,还通过这些扶贫产业园和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到贫困村流转土地和转移贫困劳动力,有效解决企业缺少原料、土地、劳力等问题。
新堉种植示范园区相关负责人陈秋玲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合作社每年自筹资金,聘请省、州农业技术部门的农业专家,对合作社成员和周边农民进行蔬菜栽培、肥水一体化、温室滴灌、高效种植等培训。2012年及2014年,合作社实施了德令哈市扶贫开发建设项目,使用扶贫资金381.04万元,使年产果蔬达到1800吨,集中连片带动柯鲁柯镇周围五个村370户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此外,合作社长期安排周边农民工400余人就业,通过鼓励劳动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从而实现个人的增收。
提升个人发展能力
魏海明是乌兰县铜普镇都兰河村四社村民,2015年底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培训下,走上了产业发展的脱贫道路。
单打独斗实现产业脱贫,魏海明不是没有想过,但是缺少资金和技术的他有着很大的顾虑。“都兰河村海拔高、防冻早,种植藜麦存在较大的风险。”得知魏海明的顾虑后,政府为魏海明联系了帮扶单位三江沃土藜麦公司,请到了技术员为他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种好藜麦不仅需要科学知识,还需不断总结种植经验。自从认准了这个致富路子以后,魏海明把辛劳和汗水都投在了发展藜麦种植上。除了在田间地头整地、拔草、栽种,他经常虚心请教技术人员,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不管是播种,还是施肥除草,每个细节都不放松。慢慢的,魏海明从一开始的“不敢种”,到现在已经成为村里藜麦种植的半个专家。
种好了藜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却远远没有结束。“2016年藜麦亩产达到了400多斤。由于销路不稳定,收入浮动大,镇联点领导及第一书记及时让我参加了电商知识培训,并将我家变成都兰河村电商平台联系点,通过电商平台拓宽了藜麦销售渠道。”魏海明表示,在技术的支撑下,一家人从最初的年收入不足3000元变为年收入20000元,日子也有了盼头。
树立学习标杆实现共同脱贫
德令哈市柯鲁柯镇乌兰干沟村脱贫户王生忠曾作为全州脱贫致富的典型户,在全州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说道:“党和政府的政策这么好,社会各界对我们贫困户提供了这么多帮助,我们大家更要加油干,只要我们踏实肯干,加上国家的好政策,就一定能够脱贫致富,迈向小康生活!”
为了调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让贫困户提高思想认识,拓宽发展思路,海西州通过评比表彰全州全省全国脱贫攻坚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王生忠因患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二级残疾。家中三个孩子的学费也成为了这个缺乏劳动力家庭的重大负担。在接受政府的帮扶前,一家五口人均年收入只有2800元左右。
2016年,在政府的鼓励下,王生忠和妻子孔尚菊商量改变种植结构,种植小麦和青稞各6亩。年底以每斤1.3元的价格卖出青稞3000斤,光这一项就多收入了近4000元。
2016年8月,王生忠通过“530”贷款5万元,购买了3头母牛和60只羊。“每周二和周四,我就会骑着三轮车为柯鲁柯镇政府配送鲜奶和酸奶。”一个冬天下来,单是配送鲜奶的收入就达到2400元,此外,2016年的100只育肥羊出栏60只,净收入大约1.2万元。一年的时间,王生忠一家在政府的帮助下初步实现了脱贫,养殖业也成了家里的的稳定经济来源。2017年,全家五口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1678元,远远超出了4000元的脱贫收入标准。
两年半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海西州因地制宜,以前所未有的决心闯出了一条极富特色的脱贫道路。在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方面更是亮出了五大法宝,为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率先做出了回应。